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民生 > 心灯灼灼映人生——长篇纪实文学《燃灯人》阅读笔记....
心灯灼灼映人生——长篇纪实文学《燃灯人》阅读笔记
时间:2024-01-11 12:58:11    来源:秀色可餐    浏览次数:88    我来说两句(0)

如果说,希腊女教士希洛为每夜泅海而来的少年利安得尔点燃的灯火象征着永恒的爱情,那么“燃灯人”李振华所燃之灯,则象征着诲人不倦的师者情怀;

如果说,一部又一部《传灯录》中所传之“灯”意味着灯火相传、辗转不绝的禅宗机锋,那么《燃灯人》作品中所燃之灯,则意味着李振华老师长善救失的教育智慧;

如果说,在战地医院救死扶伤的“提灯女神”南丁格尔拯救的是饱受伤病困扰的将士肉体,那么在三尺讲台默默奉献了七十年的李振华,则滋润了莘莘学子的精神世界;

如果说,身残志坚的流行歌手郑智化一首《星星点灯》“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那么屡屡创造教坛奇迹的“燃灯人”李振华,照亮的是一个个曾经困惑、迷失的心灵。

——这是我阅读刘俊奇先生《燃灯人》一书最真切的感受。

从1953年到2023年,从青葱的大学新生到耄耋老人,李振华老师,这个来自“六朝古都”的江南少年,在沂河源头的崇山峻岭中书写了新中国支教史上的传奇。

谁都不是天生的好老师。回想李振华刚到韩旺小学走上讲台的第一堂课,他浓重的南京方言让学生们如听天书。尽管他已经把课文读得滚瓜烂熟,并且刻意借鉴了普通话的发音,可是在沂蒙山的学生们听来,仍然仿佛是在听外国语,课堂随后便乱成“一锅粥”。要知道,国家在1956年才开始推广普通话;要知道,李振华在南京也仅仅是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还没有来得及接受系统的师范技能训练。——你可以想象,怀抱一腔热情的李振华当时会何等的困窘与焦虑。在此后的日子里,他一边艰难地跟着这里的老百姓学习与普通话比较相似的地方话,一边跟着收音机练习发声,认真纠正自己对课本上每个字的读音。凭着这样一份崇高的责任感,他最终翻越了语言不通这座“大山”。笔者作为一个有着30多年教龄的语文教师,我完全能够理解李振华老师曾经付出的艰辛。

奔腾不息的红水河不会忘记,1963年夏天,李振华老师带学生参加考试,险些在河里丢掉生命。2011年春天,我也曾经带领24名大学生去新疆喀什支教,在圆满完成支教任务后,我们支教队的每一个成员都留下了难忘的回忆。阅读李振华老师的故事,让我进一步相信:当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与一片土地发生链接,那片土地在你的眼中就拥有了别样的价值。

那年高考前夕,传来父亲病重的消息。李振华老师懂得“忠孝不能两全”,懂得在最关键的冲刺阶段,自己的离开对于学生的高考乃至一生的前途、命运究竟意味着什么。他痛定思痛做出最艰难的抉择,让自己的儿子放弃临考复习,去南京代替自己照顾父亲。没能在父亲弥留之际看上最后一眼,耽误了儿子的高考,这些都成了李振华心中永久的痛。读这样的文字,没法不令人动容。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丁有宽在《我与顽童》一书中,讲述了自己与无数顽童之间的故事。“浪子回头”之所以“金不换”,原因就在它不啻于一个生命的重生。佛家也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说法。从这个意义来说,帮助了无数迷途少年的李振华老师,就是老百姓心目中那个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读罢《燃灯人》,李振华用耐心与爱心感化“后进生”的一个个故事,不禁令人想到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那首小诗:“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沂源城关二中的武鸣,人送绰号“南霸天”。面对这样“不可救药”的熊孩子,如果换作了别人,也许只能任其自生自灭。而李振华却凭借着丰富的育人经验与博大的爱心,让这棵“歪脖子树”变成栋梁之才。这样的故事在书中举不胜举。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李振华老师的行为让我们明白:如此这般爱这样“顽固不冥”的孩子,应该是“圣”。

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三大乐趣之一。然而,在义务教育阶段,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属于“天下英才”。如何转化后进生,“不求人人成才,但愿人人成人”,是摆在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在这方面,李振华老师用他的亲身实践为我们树立了楷模。

1982年,在担任刚刚组建的城关二中校长之后,李振华老师的育人生涯揭开了新的篇章。他在那个所谓“渣滓学校模拟的“记者招待会”,面对学生几乎刁钻、挑衅性的提问,他以侃侃而谈的风度,以春风化雨的气度,以极其朴实的话语与例证,若春风化雨,让现场的每一位学生折服。这样高超的教育智慧,不能不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他还在这里创造性地开办家长学校,让每一位家长提升教育意识,懂得“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的道理,从而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良性互动。早在100多年前,鲁迅先生就曾针对当时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大声疾呼:“中国现在,正须父范学堂。”四十多年前李振华创办的家长学校,正是对鲁迅先生“父范学堂”的当代回应。

《燃灯人》在展示李振华老师的教育理念时,引用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的一句话:“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纵观李振华老师长达70年的育人生涯,我们分明能够感受到这样的教育理念在塑造学生心灵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李振华刚到韩旺小学支教的最初岁月,有一个名字不应被忽视,那就是村支书耿学义。正是在耿书记的感召下,淳朴温厚的韩旺村父老乡亲们,让李振华这个年仅17岁就离开父母、离开家乡的青年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他一次一次放弃回故乡,即使是在对外地教师“一鞭赶”的特殊年代,李振华也不为所动。他在沂蒙山区过的第一个清明节,乡亲们争先恐后请他到自己家里吃水饺,他盛情难却又左右为难。耿书记让他每家每户吃上两三个,直到吃饱为止。当再也吃不下的他回到学校,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教室里摆着一碗碗水饺,那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去的家庭送来的,整整十八碗!不知道是李振华投身乡村教育感动了沂蒙山的父老乡亲,还是这里父老乡亲的爱和热情打动了李振华,让他一辈子不离不弃。

“莫道人情冷,将心来比心。一人栽下一棵苗,沙漠也能披绿荫。”读到这里时,我的心头回荡着这优美的旋律。

李振华老师从最初每个月拿出四分之一的工资,资助生活困难家庭孩子完成学业,到今天每个月的退休金只留下五百元,捐助金额累计达160多万元。对于一个工薪阶层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数字。在“计划经济”年代,国家供应的商品粮,李振华都是与学生们“共享”,自己则“品尝”着学生们带到学校的地瓜秧煎饼和糠菜混合难以下咽的饼子。这不禁让人想起雨果《悲惨世界》里作为仁慈化身的主教米里哀先生。身为地区主教,米里哀先生收入不菲,完全可以过上优渥的生活,而他却把绝大多数钱都留给了别人,自己维持着极低的生活水准。在他的感化之下,看上去秉性难移的“恶棍”冉·阿让也变身为乐善好施的马德兰市长。李振华老师也是仁慈的化身,是现实版的米里哀先生。也有人这样说,在李振华面前,中国历史上的武训黯然失色!

为了帮助更多的寒门学子改变命运,退休后的李振华说服家人,建立了“扶困奖学基金”。消息传出,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全县无数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热情最高的,正是李振华老师昔日的学生。他们说:“当年李老师节衣缩食资助我们完成学业,今天设立基金以帮助更多的孩子,我们怎能袖手旁观!”这就是爱的传承。书中描写的八个姑娘轮流去南京照看李振华母亲的故事,同样书写了爱心接力的动人故事,也展现了沂蒙儿女可贵的人间大爱。

正像高尔基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的,“你走了,你栽的花却开了”。无论是韩旺小学还是张家坡中学,无论是最初的城关二中还是后来的沂源县实验学校,在李振华工作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传承着他高尚的精神品格。诗经云:“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面对李振华这样的无私奉献者,我的耳畔回荡着歌声:“日日夜夜,你忘我兑现承诺,用爱心陪伴这风雨人生。”

是的,“燃灯人”李振华的故事是一首歌,应该在这个功利主义流行的时代广为传唱;李振华的故事是一面镜子,它映照着人间真情与大爱;李振华的故事是一脉清泉,它滋润着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0人参与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