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娱乐 > 明星 > 竟然才豆瓣6.4,低了吗?
竟然才豆瓣6.4,低了吗?
时间:2024-01-10 22:56:49    来源:墨染倾城    浏览次数:64    我来说两句(0)

竟然才豆瓣6.4,低了吗?

讲述香港十大奇案之一 " 佳宁案 " 的电影《金手指》近日上映。预告片中,由梁朝伟饰演的富豪程一言挥金如土、狂妄嚣张,创造了他从影四十年来少见的枭雄角色。其与刘德华暌违二十年的再合作,也成为坊间热议,和夸张的视听语言、复古的怀旧氛围一道,成为电影早先宣传的最大卖点。

不过在观看《金手指》之后,令人惊讶的部分,或许并不是两大影帝的强强联手演绎了多么精彩的犯罪故事,而是在整整两小时看似浮夸奢靡的情景之下,始终藏着一双冷眼,看那楼起了,看那楼塌了,不发一言。在人事沉浮之后,故事的讲述者庄文强轻轻合上一页,他的故事讲完了,但现实中,这个故事还在继续。

01.

真实案件

要厘清 " 佳宁案 " 的来龙去脉并非易事。港片历来喜欢改编奇案、大案,能以血腥、暴力、悬疑的氛围赚足眼球。但 " 佳宁案 " 不是一个简单追凶的刑事案件,而是牵扯二十年之久的金融 " 骗局 "。

与其说骗局的制造者是主人公陈松青,不如说整个骗局是由上至下共同制造的泡沫。有人从中获得巨大利益,但更多人倾家荡产。而案件最后浮现的人物只有 " 硕鼠 " 一只——富豪陈松青,即梁朝伟扮演的程一言原型。

陈松青于上世纪 70 年代从新加坡来到香港,负债累累的他,凭借土木工程的专业背景,进入地产商钟正文的视野。两人合开公司,赚得第一桶金,之后陈松青以 " 佳宁集团 " 为依托,将赚钱的触手伸到交通、旅游、地产、证券等各个产业。

竟然才豆瓣6.4,低了吗?

1980 年,佳宁集团以 9.98 亿港元天价买下地处香港金钟的金门大厦,成为当时最火热的社会新闻。九个月后,佳宁集团又以 16.8 亿港元的高价售出金门大厦,令大众更为震惊。一买一卖之后,夸张的交易额和市中心甲级写字楼共同成为传奇;佳宁集团的股价也急速飙升,大批股民跟进,趋之若鹜。

影片《金手指》中,程一言联合股票交易员、几大家族共同炒作了金门大厦的交易,即是对这一事件的重现。实际上买卖各方并没有付出新闻报道的现金,只是借社会名流担保,撬动 10 倍银行贷款,又将股票价值推高,打造了虚拟的财富神话。

随着 1982 年香港回归的中英谈判启动,香港房市、股市大幅震荡。佳宁股价节节下跌,令大批股民瞬间返贫,欠下巨额债务。一夜之间,多少人的暴富梦碎,关于佳宁集团的造富神话终于破灭。

02.

制造神话

尽管《金手指》宣传的故事为 "100 元狂揽 100 亿 ",故事背后更大的现实却是 100 亿秒变分文不值。梁朝伟饰演的程一言手指轻轻一点," 嘣!原子弹爆炸!" ——嚣张的神态和肢体语言尽显张狂,充满对现实的嘲讽。

二十年前在《无间道》中与梁朝伟扮演对家的刘德华,此次在《金手指》中再次以对手身份出现。不过他成了一位正义的执行者,廉政公署调查主任刘启源,恰似好莱坞典型 " 猫鼠游戏 " 故事中的猫,追着程一言这只鼠不放。

刘启源追凶的代价高昂。影片中他数年办一案,从意气风发到两鬓斑白;现实中," 佳宁案 " 确实创造了香港司法案例之最:审讯时间最久、控辩双方花费金额最高、记录审讯文件和证人最多。

明明有完备的司法系统,也有坚持正义的公务人员,为何人人都知是骗子的程一言屡屡逃脱法网,一直能过纸醉金迷的生活?——电影在金灿灿的财富故事之下,埋了一条冰冷的质问之线。随着刘德华跟梁朝伟的时间越久,观众便越会感到,这终将是一场不对等的审判。

竟然才豆瓣6.4,低了吗?

在《金手指》的开篇,电影讲了一个跟程一言看似毫不相关的事情。1977 年,香港警员和廉政公署爆发大规模冲突,暴露港英政府治下警察腐败的社会现实。

电影镜头从一个远景看去,黑压压的警员之上,飘着一面大字:法荡然无存。之后政府了结冲突的方式也十分符合这个体制的作风:对贪污腐败的警员,一概既往不咎。

这起冲突作为背景,拉开了程一言白手起家的序幕。正因有港英政府的腐败、对犯罪的包庇纵容,才有了程一言这样的人轻松钻营,捞得盆满钵满。

程一言于 70 年代灰头土脸来到香港,在和商人曾剑桥一次合谋的小骗局里,找到了变富的钥匙。其实,只需要制造一个关于身份的假象,金钱就会嗅着那气味自动跟来。他不费吹灰之力用 100 元骗了一个闽商大佬,假扮南洋富豪的小骗局,随即换来几百万楼盘的成交。

这件事启发了程一言,炒买炒卖,空手就可以制造财富。当他把目标瞄准整个城市名利和权力的象征——金门大厦,一个更大的骗局随之而来。

03.

" 幻象 " 背后

在廉政公署与程一言合作者的审讯对峙中,一个利用政治腐败、股票泡沫和民众期待的贪婪人物闪亮登场。他从 100 元变出几百万,再从几百万变出几百亿,打造了一个巨型商业帝国。但支撑这个帝国的根基并不是真金白银,而是虚假的想象。

编剧庄文强通过电影特有的视听语言,厘清程一言致富也是诈骗的发展线。这条线在几次典型事件累积之后让大家看到:原来陈松青 " 暴富 " 的本质如此简单,他只不过不断变着最初变的那个戏码,邀请越来越多的人带着筹码入局。

美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丹尼尔 · 布尔斯廷在《幻象》一书中曾提出著名的 " 伪事件 " 概念。即一个人工合成的虚假事件,能够制造巨大的幻觉。制造者只需利用民众的幻觉进而创造更多的需求和期待,人们便不断陷入幻想中,服膺于自己远超实际的欲望。

竟然才豆瓣6.4,低了吗?

电影中的程一言,现实中的陈松青,利用的就是人们渴望变得更加富有的欲望。买的股票一直会涨,房子和地会不断升值,一个白手起家的建筑师能够拿下英国人都不敢买的金门大厦,人们只要跟着他,迟早也会戴上英雄的金手指套,捕捞高高在上的梦想。

但在时局之中的人们,永远无法看清现实。因为这个社会由上至下都在利用数字、图像不断制造看似 " 真实 " 的幻象——布尔斯廷所说的 " 伪事件 " ——当金门大厦被虚假买下,电视又会持续报道关于大厦被买下的新闻,新闻说得如此言之凿凿,有图片、有数字、有各方名流,民众便越发相信一切都是真的,股票升值志在必得,不买就是失去。

当财富神话一朝破灭时,没有人能够找到元凶。程一言是罪魁祸首吗?是,又不是。买下股票和房子的人们是用自己的脑和手做出的选择,当账户清空为零甚至为负数," 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十个字又能承担什么实际的责任?

04.

陈旧还是创新?

熟谙资本社会运作规律的编剧庄文强,在过往电影作品中持续对香港的金融乱象做出批判。《窃听风云》、《无双》等他所编导的电影,都包含对资本社会扭曲人心的控诉。

《金手指》显然布下更大的局面,力图在时间跨度更长、影响社会更广的真实案件中找到一个切口。它并非要呈现一个传统的白手起家、一夜暴富的香江传奇,而是这繁荣乱象的背后,骗局是如何一步一步产生的,又如何发展到整个社会都深陷其中的地步,到最后行骗之人还能在司法体系的庇护下过着轻松悠闲的一生,平民却在梦碎之后只得接受被债务压垮的现实,这残酷的乱象引人深思。

但就影片目前豆瓣评分情况来看,一如近年在内地上映港片普遍得到的反馈,不少观众认为庄文强无法再现《无间道》的辉煌。

究其原因,枭雄片、警匪片的港片题材在当下已显陈旧。国内电影市场如今更多聚焦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经历疫情巨变后,人们关心身边的问题,远多于关心宏大的历史、金光闪闪的 " 英雄 "。《金手指》讲述香港八十年代的枭雄犯罪故事,在题材选择上它已与电影市场受欢迎的方向相去甚远。

另就影片本身呈现而言,《金手指》的叙事没有延续港片的明快节奏。过去香港电影受欢迎,因为高潮迭起,不断制造梦和期待。《金手指》没有按时间顺序,而是通过不断插叙的方式,在廉政公署的审讯过程中," 碎片化 " 地拼出程一言的一生。但是,这种反复闪回的拼贴法密集而复杂,挑战着人们的观影习惯;前半部夸张、过火的暴富故事之后,后半部追凶随即归于平淡,又让观众们对高潮的期待落了空。

竟然才豆瓣6.4,低了吗?

作为一个有创新意识的香港电影人,庄文强在《金手指》中依然实践了他新的探索和批判。程一言的致富故事并不值得追随,虚假的商业帝国建立在无数平民被欺骗、也无力申诉的基础之上,这是到今天都在不断发生的社会现实。

真实的 " 佳宁案 " 和影片最后一样,让人感到愤怒和无力。陈松青只被判处三年刑期,避开了 1997 年香港回归之后的重刑制裁。实际他只坐了一年半牢就出狱了,继续过锦衣玉食的生活,而那些惨遭股灾的平民从未得到赔偿,如影片最后一幕小字所述," 小股民分毫不获 "。

与多数对香港有怀旧情怀的影人不同,庄文强说,他对八十年代没有任何迷恋。想必《金手指》是他对记忆的纪录和控诉,为那些遭遇不幸的人们,完成一次影像的复仇。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0人参与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