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民生 > 为何有人刻意选择无知?
为何有人刻意选择无知?
时间:2024-01-08 11:22:10    来源:动点科技    浏览次数:2    我来说两句(0)

为何有人刻意选择无知?

© CSA Images/Getty Images

利维坦按:

1961 年,《铁皮鼓》作者、德国著名小说家君特 · 格拉斯公开批评东德修建柏林墙,表面上是为了防止西德人渗透到该国,事实上,柏林墙在防止东德人叛逃到西方更有效。从那时起,被称为 " 史塔西 "的东德秘密警察就开始跟踪格拉斯。在史塔西的记录中,格拉斯的代号为 "Bolzen" 或 "Bolt"。到 1990 年德国重新统一时,史塔西关于格拉斯的档案多达 1200 多页。

格拉斯的例子虽然极端,但绝非个例。40 年来,史塔西大规模窃听居民住宅电话,并鼓励人们举报潜在的敌人。如今,遍布德国各地的史塔西档案馆规模如此之大,如果将档案首尾相连,长度将达到 111 公里。

德国统一后,政府领导人将这些档案公开。生活在前东德的大多数人都想知道是否存在关于他们的文件吗?毕竟,东德政权当时控制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官员们可以决定国内某人是否可以上大学,或者在没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解雇某人。他们可以将人秘密逮捕,这样他们的亲人就无法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人们难道不想知道是什么促使了这样的决定,或者是谁出卖了他们?

不过,研究人员在对前东德 2300 多名居民进行的一项未发表的调查结果却和预想的正好相反:不想翻看过去这些档案的人占了多数。在该团队的另一项针对 134 名前东德人不想翻看档案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超过 75% 的人认为这些信息无关紧要,因为过去无法改变,因此不需要重新审视。而且,故意选择无知,在特定的时期,可能会有用——因为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2020 年,《自然》的一项研究中,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三个问题:这些信息有多大用处?这些信息会让我有何感受?这些信息是否符合我的世界观?研究合著者、伦敦大学学院的认知神经科学家塔莉 · 夏洛特表示,这些问题可以帮助解释人们为何决定不查看史塔西档案。这些文件中的信息很有可能含有让人感觉很不舒服的信息。换句话说,知道比不知道更有害。

在网易云音乐搜索,跟上不迷路

我们有一个新号,可以关注

在查尔斯 · 狄更斯的《圣诞颂歌》中,富有的守财奴埃比尼泽 · 斯克鲁奇经历了一场神奇的、改变一生命运的顿悟。由于一系列鬼魂的造访,他意识到了自己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于是由一个自私的暴躁老头一夜之间变成了慷慨的施主。

斯克鲁奇的改变归结于认知。但人们真的想知道自己的行为如何影响他人吗?

慷慨有其自身的回报 ,但它可能需要牺牲时间、金钱和舒适。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是 " 刻意的无知 " ——即故意回避有关自己行为的潜在危害,是如此普遍。

尽管存在大量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许多人仍然回避接触有关全球变暖的事实 。他们不总是愿意了解农场动物恶劣的生活条件。消费者也经常忽视他们购买产品的来源是否道德 。

为何有人刻意选择无知?

© Explorer Research

作为行为科学家,我们想要了解刻意无知有多普遍,以及人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样做。与同事一起,我们整合了来自多个研究项目的数据,总共涉及 6000 多份样本。

我们发现,刻意选择无知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是有害的 。有 40% 的人选择 " 不知道 " 他们行为的后果,以摆脱内疚感,同时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但我们也发现,大约 40% 的人是利他主义者:他们寻求而不是回避有关他们行为后果的信息,以增加对他人的利益。

在研究中,我们分析了 22 项先前关于 " 刻意选择无知 " 的研究数据。与过去的研究相比,这种方法能让我们更广泛、全面地了解这一现象。尽管具体的实验有所不同,但大多数都涉及将参与者配对。人们可以在线参与,也可以亲自到实验室参与实验。无论设置如何,参与者都不会互动,彼此保持匿名。与此同时,研究人员知道有多少人做了某个决定,但无法确定谁选择了什么。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每组中的一名成员在两个选项间进行选择。该选择将决定他们自己和队友的收入。这些决定是在两种环境设置中进行的:在透明的环境中,决策者了解他们的选择如何影响自己和伙伴;在模棱两可的环境中,决策者知道他们的选择对自己有何影响,但对于他们的队友则不清楚——尽管他们可以要求知晓这方面的信息。

例如,多项研究的参与者被要求必须在接受 5 美元还是 6 美元之间做出决定。在透明环境中,如果他们为自己选择 5 美元,那么他们知道他们的队友也会得到 5 美元。然而,如果他们为自己选择 6 美元,他们知道他们的队友只会得到 1 美元。

为何有人刻意选择无知?

© Science News

在模棱两可的环境下,合作伙伴的获取报酬方式有所不同。有两种可能的情况:第一种情况,如果决策者为自己选择 6 美元,他们的伙伴将得到 1 美元,如果决策者选择 5 美元,他们的伙伴将收到 5 美元。但在第二种情况下,决策者可以选择 6 美元,他们的伙伴将收到 5 美元,或者决策者可以选择 5 美元,他们的合作伙伴将收到 1 美元。

决策者知道这两种情况的存在,并且知道如何为自己获得更高的回报,但他们最初并不知道自己处于哪种情况。

有趣的是,决策者有机会解决这种不确定:通过单击按钮,他们可以了解哪种获取方案将适用于他们的决定。这种了解更多信息的选择,为科学家提供了一种评估故意无知的方法。

在所有研究中,我们发现,当参与者被告知他们选择的后果时,大多数人选择了利他的选项。也就是说,他们放弃了一部分自己的收入,与队友平均分享。余下 45%的人明知故犯,保留了更大的收益,代价是队友的份额。

然而,在模棱两可的环境中,40% 的参与者选择故意不知情。这让他们变得自私:不知情组中,60% 的人选择了更高的个人报酬,而这种选择是以牺牲伙伴利益为代价的。在那些要求提供更多信息的人中,36% 的人故意以牺牲合作伙伴的利益为代价,来维持更高的报酬。

为何有人刻意选择无知?

© Security Intelligence

这意味着当参与者可以选择回避信息时,整体平衡就会向自私倾斜。在模棱两可的环境设置下,只有 39% 的人做出了最终有利于伙伴的选择——与透明环境下的 55% 相比,这一比例显著下降。

但我们如何知道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的不知情是否是故意的呢?会不会有些人无意中回避了信息?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进行了二次分析,重点关注人们寻求额外信息的动机。

在这项分析中,我们比较了寻求额外信息与基本信息的人的行为方式。我们发现,选择在模棱两可环境中获取额外信息的人,比在透明环境中的人做出利他选择的可能性高七个百分点。换言之,我们发现了一些真正的利他主义者:这些人寻求信息,然后做出有利于他们队友的决定,即便以牺牲自己利益为代价。

这意味着,寻求额外信息至少部分是出于正确行事的愿望。出于同样的原因,这一发现还表明,对于那些想要为自私找借口的人来说,选择无知是有用的。

我们不能排除某些人可能无意中未能点击获取更多信息的按钮。但如果困惑、懒惰甚至冷漠是无知的主要驱动因素,那么我们在比较中就不会观察到任何真正的差异。我们发现,寻求额外信息与一个明确的动机有关:这些真正的利他者希望让他们的伴侣受益。因此,无知至少部分是由保护自己判断的欲望驱动的。

为何有人刻意选择无知?

© Saatchi Art

我们的研究表明,生活中有些利他行为,是因为人们迫于压力或义务去做别人期望他们做的事情。当选择的结果清晰可见时,人们或许会觉得有必要做出小小的牺牲,来对他人慷慨解囊。不过一旦有机会,人们可能就会选择忽略自己行为的后果。无知使人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如何伤害到他人,并使他们感觉自己不像一个坏人。

因此,我们的研究也暗示了对抗故意无知的一些方法。在我们分析中,决策是在道德框架内进行的:你可以牺牲伙伴的利益来使自己受益。这种演示为刻意选择无知提供了沃土,因为它对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构成了威胁,增强了这样一种感觉:即,如果你知道真相究竟是什么,你将不得不做出更艰难的选择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好人。

为何有人刻意选择无知?

© Owlcation

如果我们能够避免在决策中过分强调道德,可能会让人们不那么感到受胁迫,从而减少故意无知的情况。其他研究小组已经找到了一些有希望的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首先以强调道德选择的方式提供选项 ,例如将素食设为默认菜单,同时仍然允许人们选择肉类,作为鼓励可持续食物选择努力的一部分。我们还可以鼓励人们更积极地思考善行 ,而非因为没有做到的事情而让他们感到内疚。强调最近的全球成就,例如修复臭氧层,可以鼓励人们继续做好工作,而不是感觉工作失败了,一切都黯淡无光。

我们可能没有狄更斯式的鬼魂来指导我们,但我们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鼓励自己和他人的无私与慷慨。

参考文献:

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509/jmkr.2005.42.3.266?journalCode=mrja

psycnet.apa.org/fulltext/2024-16890-004.html

spssi.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111/sipr.12048

academic.oup.com/jpubhealth/article/43/2/392/5637580

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file?id=10.1371/journal.pone.0188781&type=printable

译 / 腐竹与瘦竹

校对 / 兔子的凌波微步

原文 /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利维坦立场

加星标,不迷路

往期文章:

为何有人刻意选择无知?

为何有人刻意选择无知?

为何有人刻意选择无知?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0人参与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点击排行